中文

English

细胞培养:尊龙凯时GM-CSF与IL-4诱导小鼠BMDCs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25-02-11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在天然免疫反应中以及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激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DCs在多种体内组织中普遍存在,但其数量稀少,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体外培养和扩增DCs的方法。在小鼠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从骨髓细胞诱导获取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这一过程需要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体外分化。BMDCs成为研究免疫反应、抗原呈递和细胞免疫调控的重要工具。

细胞培养:尊龙凯时GM-CSF与IL-4诱导小鼠BMDCs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解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沈琦研究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一篇题为“Self-adjuvanting bacteria hydrogel for SHP1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 to enhanc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成果。作者设计的AAM水凝胶系统结合了多种机制,旨在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活性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研究中,采用重组小鼠GM-CSF和IL-4诱导BMDCs的生成。结果表明,MHV可通过甘露糖受体靶向BMDCs,并通过温和的光热效应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肿瘤抗原,激活BMDCs。

此外,苏州大学FUNSOM的陈倩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AMinimalist Pathogen-Like Sugar Nanovaccine for 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论文。在这一研究中,作者同样使用重组小鼠GM-CSF和IL-4进行BMDC的诱导,开展了疫苗的免疫激活和免疫通路的体外验证,评估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情况。

为了实现BMDC的有效诱导,研究者需准备周齐的实验材料,包括6-8周龄的C57BL/6小鼠、磷酸盐缓冲液(PBS)、离心管、注射器及细胞培养基(RPMI1640、10%胎牛血清等)。在小鼠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灭菌程序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取、分离骨髓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处理和培养后,可对BMDCs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判断其成熟程度。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细胞因子的稳定性。由于GM-CSF和IL-4对光照和温度敏感,建议将其分装并储存于低温环境下,以避免降解。此外,定期更换培养基,保持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于提高BMDCs的诱导效率也至关重要。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存活率低或生长缓慢,应检查培养条件,确保培养环境的稳定性。

总之,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并结合必要的刺激因子,研究人员可有效提高BMDCs的诱导效率,进而推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尊龙凯时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贡献新的解决方案。